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微信号:shijichuanmei520

普通话怎样运用停连恰到好处

发布时间:2014-3-3

  说普通话要懂的进退,古人云:达则兼济天下,退则独善其身。句子当的停连和重音也是这样的,大胆的停连吧,它会让你的朗读既充满艺术美又有无穷的杀伤力。

  学了这么多语音知识,也许你每一个字词读得很好了,那怎么把句子或者文章读得更好呢?如果你解决了语音问题,句子就不是很难的事情了,你需要再学习一些技巧,就会把文章读得有模有样。有了前面学习语音的那些经验,学习这些技巧就更快了。如果你的理解能力足够的好,就会越学越得有意思,会越学越带劲的,不信学着瞧!

  停连

  不管你的气息多么好,说话的时候总有喘口气的时候,有时候不喘气也以一口气说很长的句子,那你不喘气的时候,就是连,你喘气了就是停。连得不好或者停得不好的时候都会出笑话,比如你说“他叔叔派来的”是,如果你不小心或者恰巧在叔叔的后面停了几秒,变成我是他叔叔……派来的”人家就会很不高兴,明明你是我哥们儿,怎么变成叔叔了呢,岔辈了,看样子这还真的不能乱停。也许你觉的这太可笑,但是,有的时候在读别人写的长句子时理解不好,停错、连错是常有的事情。尤其在考试中,考官经常会把一些长的、似是而非的句子放到文章中把你难住。所以,我们还是来仔细分析一下停连的奥妙吧。

  停连为句子的意思服务

  首先,停连是不能以损坏语言意思表达的清晰为前提的,就是说不管你停连的怎样,你都要让人家明白你的意思,有时候我们看文章中的一句话觉的糊涂,但是听人家说却很容易明白,这固然和人声的表达有感情色彩,语音重读有很大关系,语句中间的停连巾,计你百密导的明白了语句的意思。所以,语意的清楚不仅是停连的前提,也是你确定停连的标准之一。例如有这样一个句子:“为庆祝老年节,局机关给老干部发放一次性生活补助500元”。本来很顺当的,可是有位老兄一时大意,读成了“为庆祝老年节,局机关给干部发放一次……性生活补助500元”。他在“一次”后面停了一下,意思马上发生改变,“一次性”本来说的是补助的性质,却被他读破了,乱停造成结果是这500元竟成了老干部的性生活补助!听到的老干部打趣说,其他的补助我们就要了,要是性生活补助我们还不好意思领了呢。这听起来是个笑话,大家哈哈一笑也就过去了,要是那些关系国计民生的大问题,如果读乱了意思,可就不是哈哈一笑的问题了。停连首先要考虑语句的意思,这涉及朗读者的文字功底,如果真的是才疏学浅,许多句子不理解意思,那就等着闹笑话吧。作为我们来讲,不理解的就赶快问,加紧学习,弄清句子的结构,慢慢的你就什么样的句子都不怕了。

  停连为感情服务

  任何句子都是有感情的,要把句子读得活灵活现,还要看句子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语意表达清楚的前提下,根据文章中的感情需要来设计停连,比如当有人上学迟到了,老师问到原因,学生一边在想理由一边回答,他的回答是“我,我,半路上送一位老奶奶过马路了。”这个时候“我”之后要进行停顿,要是非常顺利地读下来,就不是原意了。要注意文章的感情是变化的,停连也不是僵化的,人激动的时候说话快,停得少,连得多,人忧郁思考的时候停得就多,连得就少,要注意区分和体会,而不要过分依赖标点符号。按照心理的变化合理安排停辞才县要注重的。

  停连体现朗读者个性

  停连有一定的规律,但是在语意清楚的前提下,根据自身条件的不同和稿件理解的差异,介许朝诗宴右一审的创浩和变化,比如某人气息好些,可能安排的停就少,某人气息弱些就安排的停多些,需要注意的是停连不仅仅是针对朗读者自身,更多的要考虑听者的感受,这同样是安排停连的重要标准。比如说了一个新的概念,或出乎意料的事情发生之二后的停可能就要安排得长一些,让听者有个回味的余地和理解的过程,切不可为了炫耀自己善于憋气,一口气快速地说很多,让大家不明白。自己说的痛快,别人却一头雾水,听者迫不得已只好说:“对不起您说慢点好吗?刚才的话重说一遍好吗?”那可真是既尴尬又失败。

  气息弱一点的可以适当放慢阅读的节奏,按照自己的节律安排轻重缓急,同样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

  怎么停连

  道所有的停连都是一样的处理方式吗?当然不是,一个完整的意思表达完之后的停顿要有结束感。尤其是一个段落和一篇文章的最后(追求特殊效果的除外),这个需要特别注意,一个完整的意思表达完之后的停止如果没有结束感,容易把整篇文章读乱,听的人就容易犯糊涂。那些以“一年后”、“后来”等字眼开头的段落之前的停顿要稍微长一些。另外,停顿只是暂时的有声音,并不表示感情的中断,在这个空白的时候,你的思想要及时地转变到下面的情景中去,哪怕是短短的两秒你也要仿佛经历了太多事情一样,开口说:“转眼小虎18岁了”。这常常是考官考核考生水平的重要方面,如果表达准确可以增色不少,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停的时候小心谨慎,连的时候也要注意变化,不要呆板,哪怕是地名和人名的排列也要结合当时文章的气氛读出变化。

  文章要通篇把握,连得太多,有时会读成一片,没有层次。像蚊子哼哼,让人昏昏欲睡。出现这个问题的原因是不自信或者不明白文章的意思,见字就滔滔不绝地把文章读完了,问读什么,答:“不知道!”

  一篇文章如果断得太多就会显得支离破碎,如一盘散沙,断断续续,不连贯,不流畅,效果也不好。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只有在保证语意清楚和气息平稳的前提下,注意关键部位的停连就会把文章读好。哪些是关键部位呢?通常来讲,文章中的语言逻辑或故事发展的重要部分都是关键部位,读好了才能做到重点突出,,,层次清晰。就像悦耳的音乐,高低起伏,自然变化,是一种美的享受。

  停连容易犯的错误是所有句子的最后几个字都是一样的处理方法,造成所有句子都是开头高结尾低。这样做不仅不符合稿件的要求,而且还显的呆板,这是一定要避免的。可以多听一些名家的录音,看看别人是怎么处理的,改正的方法很容易就找到了。

>>>上一条:已经没有了 >>>下一条:播音主持口腔控制与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