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微信号:shijichuanmei520

以节目个案对比谈名人访谈节目的成功经验

发布时间:2014-3-3

  我国的名人访谈节目,大致存在着两种类型:一种以央视的"艺术人生"、凤凰卫视的"鲁豫有约"等为代表,参与者由主持人、嘉宾和现场观众三部分组成。另一种以央视的"面对面"、"高端访问"等为代表,通过主持人(记者)与嘉宾一对一的双向交流完成。本文试图以"面对面"和"鲁豫有约"对易中天的访谈为例进行比较分析,以期从两档优秀节目的个案对比中总结我国名人访谈节目的成功经验。

  一、内容定位之比较

  在电视节目日趋同质化的今天,节目的内容定位越来越被人重视。内容的定位就是塑造节目品牌,打造出节目有别于其他同类栏目的独特形象,增强栏目的核心竞争力。"面对面"的主持人王志这样说:"我们相信,新闻是由人来构成、人来推动的,人永远是新闻的主体。所以,我们试图用人来解读新闻,见证历史。所以,我们渴望了解这些新闻中的人--他们知道什么?做了什么?为什么?所以,我们需要与他们进行面对面的交流,面对面的印证。所以才有了'面对面'。"(1)这一类节目的主持人通常是以记者的形象出现,以采访的形式完成节目,观众在主持人与嘉宾的话语交锋中领略到被访者的人格魅力,也获得了超越新闻事件本身的深层意义。在对易中天的采访中,王志便充分发挥了记者这一角色功能,通过层层逼问、步步质疑来探寻事实真相。诸如"为什么你现在最火?易中天的诀窍在哪里?""为什么招致那么多非议呢?"我们不妨把此类节目归纳为注重"访"的"采访型名人访谈节目"。

  相比而言,"鲁豫有约"则是一个开放式的访谈节目,它以"说出你的故事"为节目宗旨,讲述了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展现访谈对象曲折的人生经历,一起见证历史、思索人生,直指人们的生命体验和心灵秘密。迄今为止,"鲁豫有约"已经访问了毛阿敏、汪国真、王军霞、张海迪、章含之等既有名气而又有特殊经历的人物,使他们敞开心扉,展开发自肺腑的诉说。他们那光芒背后所经历的磨难、荣耀背后所饱尝的艰辛,常常让观众在繁忙的生活中涌现出瞬间的感动。多年来,它已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成为荧屏上一档较为经典的谈话节目。同样是对易中天的访问,它的话题便主要集中在易中天的日常生活、人生经历、情感体验等方面。我们不妨把这类节目归纳为注重"谈"的"谈话型名人访谈节目"。

  二、风格定位之比较

  在谈话节目中,访谈风格是节目的显著标签。它能够使节目独具个性,在与其他同类节目的竞争中异军突起,受到广大观众的青睐。由于在一档访谈节目中,主持人常常是整个节目的核心,主持人的风格往往就决定了节目的风格。因此,以"尖锐记者"形象出现的王志和以"邻家女孩"形象出现的鲁豫在一定程度上就成了两个节目的象征符号。

  1、"面对面"的"质疑"风格

  对于"面对面"栏目来说,新闻和"人"是节目构成的关键要素。用"人"来解读新闻,通过新闻来展示"人",两者相得益彰,成为此栏目的最大看点。而在与充满争议性的新闻人物的交流过程中,主持人王志和嘉宾通过一问一答展现出来的思想交锋,无疑最能吸引观众的眼球,观众往往能在二者的攻守之间享受到快感。王志曾说:"质疑是获得真相的一条捷径。"于是,质疑精神就贯穿了节目的始终,成为"面对面"栏目的独特风格,同时也引发了采访者与被访者之间的一次次精彩较量。

  2、"鲁豫有约"的"倾听"风格

  "鲁豫有约"之所以吸引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主持人鲁豫具有很高的"倾听"艺术。她在节目过程中大量的时间是在倾听,说话时间最多的也就是占总谈话时间的20%,最少的只占7%。(2)鲁豫在节目中,常常在提问之后,就静静地、聚精会神地听受访者诉说,不打断,也不急躁,她的倾听使嘉宾感到被尊重、被理解,从而使嘉宾畅所欲言,使得受众为其肺腑之言所打动。但是,鲁豫的倾听不是一言不发地呆坐着,而是在每一次倾听之后,她都获得不少信息和灵感,既而进行成功追问,最终使嘉宾说出生命体验和心灵秘密。在《疯狂教授·易中天》一期节目里,鲁豫仍然延续了她一贯的风格,使节目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例如,鲁豫想了解学校授课和电视讲座有什么差别时,就只向易中天提了这样一个问题:"您有这么些年讲课经验,以前积累很多,所以这么一讲(电视讲座)可能并不是一件太难的事。"这个问题就恰好问到了易中天作为一个教师对授课方式的独特内心体验,因此必然能激发他的诉说欲望,而且提问方式并不直白,而是用"可能并不是一件难事"这样一种激将法,巧妙地引发了嘉宾的"诉苦"欲。于是,易中天在接下来用一句"难啊"作为开头,开始用大段的陈述来说明自己对两种讲课方式的体验,从"以前其他学者在"百家讲坛"的失败"说到"学校学生和电视观众的听讲环境不同",从"电视剧和话剧的不同"说到"电视讲座所要借鉴的戏剧要素",在这滔滔不绝的讲述中,除有一处必要的追问以外,鲁豫几乎和观众一样,处于专注的"倾听"状态。这样一种倾听不仅使嘉宾有热情、有机会把话题展开,也使所有观众完整地了解嘉宾的观点和经历,因此节目现场掌声不断。

  三、观众定位之比较

  节目做给谁看,为观众带去什么?这是任何一档名人访谈节目都必须考虑的。具体针对这两个节目来说,"面对面"侧重于"展示人性","鲁豫有约"侧重于"共享情感"。有着不同收视需求的观众便可自主选择。节目的开场白是吸引观众也是定位观众的关键,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两个节目不同风格的开场方式。

  在"面对面·麻辣教授易中天"的节目开场,用了这样的画外音:"几年前的易中天,'博不精,专不透,高不成,低不就'(易中天语);现在的易中天,'喜欢听,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易中天语)。崇拜者对他趋之若鹜,批评者对他毫不留情。是什么造就了易中天现象?这种现象还能维持多久?"言语之间充满了对探询真相、洞察人性的渴望。

  而在"鲁豫有约·疯狂教授易中天"中,鲁豫以这样的方式做开场白:"如果我跟大家说有这样一个人,他有自己的追星族,喜欢他的粉丝们会在网上特别热情地聊关于他的一切。他出门的时候必须要戴墨镜,否则就会被人认出来,有人会要跟他签名呀、跟他照相什么的,那我们说这个人不是歌星就是影星,但他呢,其实是一个大学教授,他就是我们今天的主人公易中天教授。"随后节目大体以时间为线索,回顾了易中天的人生经历和情感历程,使观众共享了嘉宾的生命体验。

  另外,两个节目与观众的互动方式也明显不同。在"面对面"栏目中不设现场观众,通过由主持人转述观众问题的方式完成与观众的互动。例如在访问易中天时,王志转述一位网友的问题:"……这样的说法(调侃的说法)在易中天的书中比比皆是,很容易误导读者,把庸俗当有趣,把俗解当真相。"易中天反问:"这是观众提的意见还是学者提的意见?"而王志照实回答:"原文如此,这是我们截下来的原文。"这种方式不但可以更客观地把尖锐的问题抛给嘉宾,而且满足了观众的需求。

  而在具有共享风格的"鲁豫有约"中,为了更加直接地使嘉宾与观众互动,节目设置了大量的、各个阶层和年龄段的现场观众,使得节目气氛更加火爆好看。因为在现场就可以采访观众对嘉宾的看法,鼓励观众向嘉宾提问题,例如当台下一名女观众说自己的网名为"爱中天"时,易中天显得面带羞涩;当一位小朋友天真地说"讨厌曹操是因为他老攻打诸葛亮"时,引来台上台下一片大笑,这能够让嘉宾与观众消除距离感,使节目现场宛如一个大家庭般温暖和谐。

  "面对面"和"鲁豫有约"是电视百花园中的两朵奇葩。虽然二者定位不同,风格迥异,但各有特色,在当今众多的名人访谈节目中创造了收视神话。两个节目,一个重"访",一个重"谈";一个长于"探询",一个长于"分享"。访谈的不同理念、不同内容和不同风格,让观众看到了所访名人的不同侧面,满足了观众的多层次需求,同时也成就了电视访谈节目的丰富多彩,为其持续发展探索了两种不同的道路。如果两类节目能够互相借鉴,取长补短,采访型节目适当加入人性化因素,谈话型节目择量设置争议性话题,一定会在保持各自特色的同时使两类节目走向更加成熟,更加精彩。

>>>上一条:《新闻调查》栏目的三大发展阶段>>>下一条:以《鲁豫有约》论鲁豫采访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