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微信号:shijichuanmei520

编导专业艺考生应掌握的现代电影理论

发布时间:2014-3-3

 现代电影理论:

  1、电影符号学——

  把电影作为一个符号系统和表意现象来研究。把一般符号学扩展到但应理论研究的结果。

  尼克•布朗说电影符号学始于三篇文章:都发表在60年代中期

  帕索里尼《诗的电影》、麦茨《电影:语言系统还是语言》、艾柯《电影符码的分节》

  电影符号学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经历两大发展阶段:

  ⑴ 第一符号学:采用结构主义语言学模式;

  ⑵ 第二符号学:采用精神分析研究模式。

  麦茨是电影符号学的创始人和最重要理论代表。他认为语言学和精神分析学是符号学最主要的根源。这两门学科本就是彻底的符号学,联合后形成电影符号学。

  1964年《电影:语言系统还是语言》是电影符号学诞生标志。后来才有1967年艾柯的《电影符码的分节》、英国彼得•沃仑的《电影中的符号与意义》(1969),第一符号学应用于电影的英文著作。

  【法】麦茨《想象的能指》1975

  2、电影语言——

  用此术语把电影当作自然语言一样对待。50年代末前后,“电影语言”一词的使用是在一种比喻意义上使用的。主要含义是指电影的各种表现手段,如摄影、照明、化妆等,当从结构主义语言学看来,电影语言是对电影这一表现手段在什么方式上具备语言资格进行检查。

  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中的观点认为:语言=语言系统+言语

  米特里认为“电影不等于语言”(结构主义要慎重)

  麦茨的观点是电影是没有语言系统的言语。

  3、第一符号学和第二符号学关系——

  第二符号学不是取代语言学,而是把精神分析研究结合进去,而且不意味着第一符号学的完成,只是第二符号学是新的研究方向,扩展深层观众心理学方面。尼克•布朗认为第二符号学系统是根据观众和影像的心理关系而建立起来的。

  4、“想象的能指”(imaginary signifier)——

  麦茨提出的术语。“想象的”来源于拉康,“能指”来源于索绪尔,能指,即表现手段。麦茨用精神分析和语言学方法结合来研究电影,研究意图是把电影当成梦和语言的结合体来研究。

  “想象的能指”,即电影的能指是视听手段,通过视听手段表现一个想象的世界,而能指本身就是想象的,即视听手段即是想象的。

  5、镜像阶段——

  拉康的精神分析用语。人们把电影理解为镜子,一个人个体心理具有类似的镜子功能,在人格形成早期阶段起到决定性作用。在于自我形成,发生在婴儿期6~18个月,婴儿不会说话,动作无能,对成年具有依赖型,具备了视觉早熟性,逐渐把自己和母亲的身体分开。

  这一过程因为人类个体有一个镜子功能。自我不能与个体,自我是对个体的反应:

  ⑴ 对自己、大人不能区分;

  ⑵ 能区分镜像是自己的,高兴这一发现。

  电影是观众的一面镜子。

  6、二次认同——

  拉康理论用语。镜像阶段,婴儿认出自己,肢体是整体,初次认同,包括对其母亲的认同。母子关系期到父亲的介入,分离婴儿和母亲,二次认同即对父亲的认同。银幕是镜子的隐喻。

  【法】博德里 《基本电影机器的意识形态效果》

  对二次认同的理解,他认为观众对电影影像的认同是一次认同,观众承认银幕的可信性、真实性。

  二次认同是观众对摄影机的认同,摄影机规定银幕客体,又规定观众的视点、位置。

  7、女性主义电影批评电影理论——

  是一种社会思潮,目的是要改变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体制,达到改变社会性别关系,使男女都得到全面发展。传统观念认为男性是第一性,女性是第二性。~与妇女解放运动密切相关。以往的妇女解放运动多要求女性在政治、经济、职业方面获得平等,但在~中还提出性别平等,性别平等是~的核心要求。

  在电影研究方面的表现:

  美国好莱坞女性形象研究两大类:妖女型和天使型,都是不真实的女性形象。好莱坞讨厌真实的女性形象。

  对好莱坞故事中性别歧视的现象,劳拉•穆尔维《视觉快感与叙事电影》(1973)中做了分类分析:

  ⑴ 恋物癖式:展示美女,多特写;

  ⑵ 窥淫癖式:男性偷窥,侦察女性有罪;

  ⑶ 自居式:有能力男人得到女人。

  8、电影意识形态批评——

  当代西方电影批评流派之一。【法】阿尔杜塞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研究影响对电影的认识。

  经典理论(巴赞、克拉考尔)认为摄影机是正工具,通过具体现实捕捉世界意识形态。而意识形态批评的目的就是揭穿摄影机这一正工具不偏不倚的对现实的描述的真相,认为摄影机摄入世界式主导意识形态的反应,不是纯粹客观现实。

  9、电影时空的特殊性——

  在于电影时空的特殊综合性。电影既是一种时间艺术,又是一种空间艺术。时空结合包括戏剧、舞蹈,电影式一种一维时间、二维空间的特殊的三维时空艺术。而戏剧、舞蹈式一维时间、三维空间的艺术,正是电影在空间少了一维,使电影具有巨大的表现力和想象空间。

  10、新好莱坞电影——

  经典好莱坞发展新阶段。与经典好莱坞有以下不同:运作机制、主创人员、作品形态不同。

  好莱坞在70年代发生转向,新好莱坞电影界出现了商业、艺术上都很成功的影片,这些影片的创作者主要使高等电影院校的毕业生。这些人在大学两方面知识(生产知识、批评知识)平衡完备。但毕业后,与原先高度专业化人才相比,有一定的局限性。

  新好莱坞特点:经典好莱坞神话功能,现代主义有一种反传统功能。

  科波拉《现代启示录》、阿瑟•佩恩《邦尼和克莱德》

  11、意识流电影——

  意识流:美国实用主义学家詹姆斯提出,认为思想不是链条、环节,以碎片形式出现,而是像河流一样以水的形式存在。思想流、生活流,对心理活动的认识先形成小说流派。如《尤利西斯》《追忆似水年华》

  在电影中体现在20年代开始的先锋派、法国印象主义、超现实主义,如《一条安达鲁狗》

  意识流形成电影、小说共有的人物意识、思想状态的活动技巧,主要似用来表现人的幻觉、幻想、自由联想、情绪波动等潜意识心理。

  电影手段表现力扩大,内容也扩大。同时意味着反映意识同反映现实同等重要。意识流手法受【法】博格森直觉主义、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影响大。

  50年代后出现了一系列意识流手法表现意识流内容的经典作品:57年《野草莓》;59年《广岛之恋》;61年《去年在阿里昂巴德》;63年《8 1/2》。意识流大量使用,使情节变得不重要,成为只是连接内容的简单线索。

>>>上一条:编导专业艺考生应掌握的电影相关术语>>>下一条:编导文艺常识之电影理论发展概况问答